中国华侨网5月17日电据美国华侨报报道,许多焦虑的中国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接受教育,于是富有的中国父母在孩子上中学甚至小学的时候就把孩子送到美国读书。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最近在一次采访中说,他认为送中学生去美国留学是非常危险的,这引起了学生家长的思考。

父母:早留学比较适合文化,但是世界观形成之后。

中国父母从小就把孩子送到国外接受教育,这在中国引起了一波浪潮。在电视剧《永别了》中,中国父母已经尽力把孩子送到国外。为了出国留学,母亲甚至不得不把女儿收养给妹妹。然而,杨振宁最近的采访终于引起了中国父母的思考。他认为把孩子送到美国上中学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美国社会是一个非常放纵的社会。

杨女士于2012年移民美国,为了女儿的教育搬到了洛杉矶。她从小就想出国。女儿长大后,想让女儿早点出国,接受国外教育。现在,她19岁的女儿已经进入了东海岸一所优秀的私立大学。母亲回顾女儿这几年的学习经历,感触颇深。

她回忆说,当时的想法是,一方面想让女儿早点通过语言障碍,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高中以后适应不了文化,而且自己比较年轻,去美国留学会更适合美国生活。女儿14岁来美国上高中。她从十年级开始,要一起学习专业课和语言,很辛苦。后来她在西瑞都高中三年修了五门ap课程,都考了a。

尽管如此,杨女士仍然认为,对于将非常年幼的儿童送到外国接受教育,我们应该三思而行。这么小的孩子世界观还没有形成,没有家长陪伴,或者即使父母陪伴孩子,父母语言不到位,不懂西方教育,还带着中国模式的教育,除非父母能找到优秀的寄宿家庭,让他们得到良好的监管。她建议家长等孩子世界观形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再回来。

小留学生经常会有社交和情感问题

杨女士说,她看到许多小留学生在小学或初中来到美国,然后就让自己走了。他们中的一些人根本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如果他们不上课,中介就会骗钱。过了三四年,什么都没学到,毁了孩子,因为孩子也需要规矩。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孩子初中其实更好。这个时候语言没那么难,可以读很多,对孩子情商培养有好处,但也要看孩子是什么样的孩子,想要什么。

abc学区的学区主任玛丽·肖(Mary sieu)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小学生的发展需要家庭的支持和辅导,这对那些离开家庭的小留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这些所谓的“降落伞”学生很多来自亚洲,很多小留学生后来出现了社会情感问题,也给学校带来了纪律问题。如果家长能随学生移民,比把孩子留给寄宿家庭监管更有利于学生发展。

即使年轻的外国学生和他们的父母一起来美国,仍然会有许多问题。肖说,移民学生在学校要经历社会情感的调整,这对于一些家庭来说是非常困难的。然而,她指出,家长和学生可以利用他们学区的资源。例如,abc学区学校的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由20个社区组织组成的社区资源团队也可以为家庭提供支持,帮助学校中有抑郁、自卑、长期旷课和断线困难的学生。

她还指出,由于美国教育制度的复杂性,来自中国的新移民家庭可能会发现很难适应美国的学校制度,学生必须掌握英语,才能在任何班级取得学业成功。目前,学校系统的各个年级都提供英语发展计划来帮助移民儿童,学区的成人学校也为新移民家庭提供免费的英语课程。同时,学区还为家长提供领导力学术班和会议,帮助他们适应学校制度,包括如何准备大学、奖学金申请信息、高中生免费sat备考课程等。

美国学校的毒品问题

杨振宁在一次采访中说,在美国上学最危险的事情是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学生吸毒,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大卫在常棣一所中学当了20多年的中学数学老师,他说美国学校确实有这个问题,在学校交朋友很容易误入歧途。他说他儿子高中吸毒,保密多年。直到出了问题,他才知道儿子从高中开始吸毒。

大卫说有些毒品很便宜,比如冰毒,0.25克只要20美元。有些孩子用零花钱买毒品。而且青春期的孩子很会隐藏自己的习惯,父母发现的很晚。

关于毒品问题,移民美国20多年的王女士也表示,即使在最好的高中,也存在毒品问题,她认识的一个中国家庭因为儿子吸毒而受到很大伤害,所以家庭教育很重要。但她指出,中国家庭的家庭教育比较严格,中国孩子吸毒的案例并不多。

编辑:海外编辑部